
壹、計畫緣起:
科普教育涵蓋多元跨科主題,以統整性主題探究的方式強調跨學科與議題結合,將自然知識融入日常生活中,透過「做中學」的方式驗證書本知識並應用於生活場景,以激發參加者的學習興趣與動機。除了鼓勵學生進行科普教育閱讀、科學探究,鼓勵家庭共同參與科普閱讀與實驗活動,透過親子合作更能深化學習成果與落實科普教育發展。
本計畫結合桃園市立圖書館的特色分館,擴展科普主題至天文、永續、地質、科學原理等等,透過科普的視角,並結合歷屆科學競賽相關試題,以主題式的探究學習活動方式規劃暑期或假日親子營隊,提升親子的知能整合與生活應用能力。 每場次活動將結合圖書館場景進行沉浸式學習,引導家庭透過實地探索與體驗,建構跨學科的知識與經驗,共同享受科學學習的樂趣,以營造充滿活力與創意的科普學習環境,促進市內科學教育的整體發展效益。
貳、依據:
114年度桃園市科普閱讀動起來活動計畫。
參、目的:
- 以探索體驗為主軸,在科普情境中閱讀與探索,促進其探究精神,將科普精神生活化。
- 以探究實作為課程,由種子教師帶領探究團隊,實踐其科普能力,讓科普知能落實化。
- 促進親子間的互動與合作,啟發親子團隊合作,強化其團隊動力,使科普教育普遍化。
肆、預期成效:
- 融合圖書館場域進行多元化的探索與體驗活動,激發參與者的好奇心與探究精神,將科學知識融入日常生活,達到生活化學習的目標。
- 結合科學競賽相關試題,由專業種子教師引領參與者進行實作,強化其科學探究能力,並將科普知識轉化為可實踐的具體能力。
- 以親子共作為成果,培養親子團隊解決問題的能力,藉由共創成果推廣科普教育,讓科學學習更具普及性與影響力。
伍、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協辦單位:張榮發基金會、桃園市立圖書館
承辦單位:慈文國民小學
陸、辦理方式:
- 辦理時間:暑期或假日親子營隊,共辦理五場次:07/05(六)、07/12(六)、07/18(五)、07/19(六)、07/26(六)。
- 參加對象:本市國小3-5年級學生及家長,每場次依報名先後錄取至多10組,每組最多報名3人(1親2子)。
- 辦理方式:結合子計畫一培育之種子教師,與分館特色進行情境式的親子共學科普主題探究。本活動規畫適合國小學生及家長的科普探究導向活動,以親子共學方式進行科普文本導讀、科學實作活動以及探究導向討論,透過準實驗研究法及活動觀察紀錄進而讓學生能夠於生活中認識主題探究課程,並且擴大並深化相關的科普知識。
- 報名方式:配合桃園市暑期營隊報名系統,公文另行公布。
-
規劃流程:(每場次規劃流程可依照主題課程內容而修改)
時間 課程內容 主持人 08:30~09:00 報到 圖書館協助人員 09:00~11:00 1.科普書籍導讀
2.科學實作體驗
3.科學歸納統整科普種子教師2組 11:00~12:00 1.成果展現
2.圖書館自由參觀與閱讀各組親子自由活動 -
辦理內容:
- 天文主題:從桃園市立圖書館出發,綜覽天文現象,藉由天文科普書籍導讀天文科技的應用程式,進行相關的資料蒐集與知識建構,並結合探究實作進行親子體驗活動。
- 航空主題:以飛機為設計意象,結合航空城特色,在館內進行航空科普的探究主題,更能加乘以豐富資源支持學習以及專業場域提升氛圍的學習效果。
- 科學原理主題:運用聯通管原理與虹吸現象,設計神奇反重力噴泉,並結合資源豐富、環境專業且跨學科的學習場域,以能激發與深化參與者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
- 永續主題:透過圖書館的綠建築設計,導入「有機」概念回應對大自然的嚮往。結合場域特色的探究活動以推動家庭與社區的環保科普,科學素養與永續概念並行推展。
- 地質主題:以天文科普為起點、延伸至地球以及其他天體形成的地質探索,結合科普特色,館藏陳列的地質結構岩石標本及科技教材教具而發展的親子探究主題。